DB5305∕T 186-2024 核桃古树资源调查及复壮技术规程(保山市)
ID: |
F3B6E23838F24380A1E1BC002B520082 |
文件大小(MB): |
0.22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65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186—2024,核桃古树资源调查及复壮技术规程,2024 - 09 - 10 发布2024 - 12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86—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保山市林业和草原资源管理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碧琳、何森辉、赵霁云、黄佳聪、吴建花、杨晏平、张炜、罗存贞、杨晓霞,DB5305/T 186—2024,1,核桃古树资源调查及复壮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核桃古树资源调查及复壮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资源调查及复壮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境内的核桃古树资源调查及复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LY/T 2738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DB5305/T 101 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核桃古树,树龄在100年及以上的核桃树,3.2,复壮,通过对古树实施生长环境改良、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和稳固、枝条清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改善、改良影响古树生长的各种因素,达到恢复树势的目的,4 资源调查,4.1 调查准备,查阅所需要调查区域的森林档案、林相图等相关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表格资料等,4.2 外业调查,DB5305/T 186—2024,2,走访有关专家、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熟悉情况的村民,了解询问核桃古树资源的相关信息。对核桃,古树种质资源实地踏查,具体调查要求按LY/T 2738的规定执行,根据调查结果填写表核桃古树种质资,源调查表,详见附录A.1,4.3 内业整理,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录入,对生长势较差和濒死的核桃古树确定为复壮对象,5 复壮技术,5.1 地上环境改良,5.1.1 根系裸露的适当覆土,覆土厚度10 cm 以上,5.1.2 根颈被土壤覆盖过厚的,分期或一次性去掉堆土,露出根颈部,5.1.3 核桃古树树冠投影范围内地面硬铺装面积超过30%,应拆除硬化地面。拆除会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硬化地面,可改铺透气砖或设通气孔,5.2 地下环境改良,5.2.1 根系土壤密实板结、通气不良的,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可挖4~6 条复壮沟,复壮沟的大小和形状,因环境而定,5.2.2 根系土壤干旱缺水,及时补水,浇足浇透;土壤积水,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及时排涝,5.2.3 采用穴状施肥,施肥时在树冠投影内外缘挖若干长宽20 cm,深30 cm~50 cm 的施肥穴,将肥,料和表土混匀后施入穴内,每年可变换地点,每株施复合肥(15-15-15)、尿素1.5 kg~2.0 kg,5.3 树洞防腐技术,5.3.1 尽量保持和优化核桃古树的风貌和景观。对具有较大观赏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洞,且非必须填,充的,应采取卫生清理和防腐措施防止或延缓腐烂,并防止树洞积水,5.3.2 核桃古树树体皮层或木质部腐朽腐烂,导致主干、枝干缺失,形成树洞或主干、枝干中空,造,成主干、枝干轮廓缺失,在复壮时应进行防腐处理并根据情况进行填补,5.3.3 树洞防腐、填充、修补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a) 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对树体活组织无害;,b) 树洞修补材料及药剂应具有持久的效果,防腐材料对杀虫、杀菌剂效果不产生影响;,c) 填充材料能充满树洞并与内壁紧密结合,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5.3.4 树洞防腐修补宜在核桃休眠期、晴天进行,5.4 树体支撑和稳固,5.4.1 利用钢管、铁箍等对树干严重中空、树体明显倾斜或易遭风折的桃树古树,设立支撑或拉攀加,固,5.4.2 支撑与加固材料规格应根据被支撑加固树木荷载而定,并进行防腐处理。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按照GB/T 51168 的规定,5.4.3 支撑、加固设施应与环境想协调,与树体接触部位应可活动,以便利于日后调节,与树干接触,处应加软性材料辅垫,5.4.4 定期检查支撑与加固设施,消除安全隐患,DB5305/T 186—2024,3,5.5 枝条清理,5.5.1 及时清除有安全隐患的枯死枝、断枝、劈裂枝、病虫枝等,5.5.2 对生长衰弱枝条、病虫枝进行适当梳枝,保留一定数量的萌蘖枝;树干过度腐烂的,对树枝进,行修剪调整,保持树势平衡,5.5.3 修剪枝条时,切口截面位置选择应利于伤口愈合,伤口应及时保护处理,5.5.4 能体现核桃古树自然风貌、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可予以保留,同时做好防腐处理,5.6 有害生物防治,按照DB5305/T 101的规定执行,5.7 防雷设施,树体高大、位于空旷处的核桃古树,应安装防雷设施。具体措施按按照QX/T 231规定执行,DB5305/T 186—2024,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核桃古树种质资源调查表,表A.1 核桃古树种质资源调查表,编号(1):,调查地点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小地名:,树种,中文名: 别名:,拉丁名: 科: 属:,生长场所凾远郊野外凾乡村街道凾地区凾……
……